跟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机械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铣床的普遍运用对自动化起着重要的效果。铣床在计算机操控体系的操控下依照必定的加工指令操控主轴体系、进给体系和刀具库体系等辅佐设备的工作。
铣床在机械加工中的位置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杂乱的型面,效 率较刨床高,在机械制造和修理部分得到广泛使用。早的铣床是美国人惠特尼于1818年创制的卧式铣床;为了铣削麻花钻头的螺旋槽,美国人布朗于1862年创制了台铣床,这是升降台铣床的雏形;1884年前后又呈现了龙门铣床;二十世纪20年代呈现了半自动铣床,工作台利用挡块可完结“进给-决速”或“决速-进给”的自动转换。 1950年今后,铣床在操控体系方面开展很快,数字操控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铣床的自动化程度。尤其是70年代今后,微处理机的数字操控体系和自动换刀体系在铣床上得到使用,扩展了铣床的加工规模,提高了加工精度与功率。
铣床在我国的开展现状
从20世纪中叶呈现以来,铣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铣床具有如下特色: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出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出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铣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种类小批量零件、结构较杂乱、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作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细仿制的零件、需要缩短出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检验的零件。铣床的特色及其使用规模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开展的重要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