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出定位精度4μm,重复定位精度2μm,运动加速度2G的高端机床

   2021-06-09 3000
核心提示:当我们拿着精美轻薄的手机,当我们坐着高速便捷的高铁和飞 机,很少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与机床行业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却是
 当我们拿着精美轻薄的手机,当我们坐着高速便捷的高铁和飞 机,很少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与机床行业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却是,机床这个“制造机器的‘机器’”,更是关乎综合国力提升的“国之重器”。
尽管中国机床产业不断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国际技术封锁加剧、自主研发遭遇瓶颈等重重困难,尤其是涉及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高端机床仍受制于人,行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困局。
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机床,成为亟须应对的“时代命题”。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1)上,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与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联合研发的“高速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VMC40U”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业界目光。这支由上理工教师和秦川工程师组成的校企团队,仅耗时两年就让国产机床“大变身”,比肩赶超国际同类机床技术水平,这场“突围之战”唤醒了国内传统行业的制造潜力。
做机床行业新的“造风者”
国内现有的高精度机床之间的技术差距并不大,只需要通过增加重量等方法就可以实现高精度制造,但是高速机床却要求机床结构重量要轻,这就会导致高速运行过程中发生震动,无法实现高精度。因此,高精度和高速两种模式难以同时满足。
秦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鉴铂曾说,如果用一句话形象地描述机床,那就是:远看是机械产品,近看是工艺品,再细看其背后则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应用。比如数控机床的热特性对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这里的热特性就涉及到物理学科的知识。
“航空航天领域的机床只能依赖进口,两年前我们想从德国一家公司选购机床的‘旋转工作台’,直接被拒绝。”负责此次研发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上理工机械工程学院李郝林教授说,“这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必须自己造出来一台,不再看着别人脸色说话。”碰巧的是,那时的秦川集团也将定位瞄准到为航空行业提供“高精尖机床”,不求数量,而是要做出世界高级的机床。于是上理工团队与秦川的工程师们一拍即合,开始了研发之路。
李郝林教授指导团队实验。采访对象供图
在李郝林教授看来,研发的过程也是水到渠成的,上理工以设计研发见长,而秦川则精通制造及装配。终,他们打造出的“高速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VMC40U”成为了我国一台运动加速度达到2G的高端数控机床,实现定位精度4微米,重复定位精度2微米,在精度与高速技术指标方面均达到世界水平,而这支校企合作的研发团队也将成为机床行业新的“造风者”。
成功源于反复打磨的“上理方法”
“机床的主要结构改动要慎重。”这在机床行业是个“不成文”的规定。从企业角度看,一套模具动辄几十万,交给“没有实战经验”的高校来研究改造,试错的成本太高。而精于科学研究方法的高校,无处进行实验以佐证方法论,也只能纸上谈兵。这成为校企产学研合作的阻力之一。
2015年,沈阳机床集团的1000余台机床急需解决振动问题,集团董事长关锡友找到了上理工,李郝林教授团队经过三个月的机床测试与改造,有效解决了机床的振动问题。自从这次合作以后,双方达成了持续合作的共识,并共建了沈阳机床-上海理工大学i5智能机床联合实验室。沈阳机床集团直接派出工程师团队 “驻扎”在学校实验室,而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也趁着寒暑假到沈阳机床厂实操

来源:数控中国论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