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融合:“产业码”物格新经济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2021-01-27 中国工业新闻网980
核心提示: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农业科技的新要求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实践,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处在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曾指出,农产品高产、稳产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把农产品、商品销售出去,让农户最终受益。要不断推进以消费拉动前端生产,进而推进整个农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发展。

长期以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更多依靠农产品实体市场来解决销售问题。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农产品滞销”的新闻,这其实就是现在农业信息化的一个缩影。为此“十四五”规划,把数字乡村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纳入,提出了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和乡村数字治理,让广大农民在信息化上有更多获得感的数字化建设任务。

但数字乡村不是智慧城市的复制版。我国乡村众多,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差异明显。如何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方式?如何把信息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薄弱、缺乏成熟的数字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创新体系不健全等短板?如何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研发推广解决方案,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如何让数字经济的触角,跨越东西南北,连通深山沟壑,融入农村农业农民的众多场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分享收益?

全球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技术发明人,发码行董事局主席徐蔚在他编著的《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一书中为数字乡村的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推广使用“产业码”是乡村数字化建设的出路
“产业码”是基于二维码扫一扫技术、LBS溯源、点对点通信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网络,是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徐蔚认为,运用“产业码”以及5G物联网行业,结合物格价值链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农业从生产、仓储、物流,到门店、售后的一系列痛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co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