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等机构于25日发布《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位居第四,属第三阵列。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四个分项数值构成,能综合反映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介绍,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最新数据,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利用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对9个国家进行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测算。
“这几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在进步,与发达国家差距在缩小。”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说,自2012年至2019年,中国、美国、德国等5个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呈现增长态势,中国增长最为明显,增长数值为18.53个点。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9个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及所处阵列相较2018年均未发生变化。美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持续高于各国,处于第一阵列,综合优势突出;德国、日本稳居第二阵列,相对优势明显;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阵列,中国居前。
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显示,预计到2025年,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用电器五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274号各省、自治区
0评论2021-06-1492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重点发展15大领域
《经济参考报》记者6月20日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围
0评论2021-06-1442